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生物质炭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曾成, 郑惠东, 许贻斌, 林琪
渔业研究    2024, 46 (2): 198-206.   DOI: 10.14012/j.cnki.fjsc.2024.02.011
摘要9)   HTML2)    PDF (1320KB)(5)    收藏

生物质炭因吸附性能好、成本低,成为国内外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生物质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改性路径及其优缺点,说明了生物质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探讨了制约生物质炭发展的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并展望了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东山湾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中15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
杨妙峰 席英玉 郑盛华 林娇 郑惠东
渔业研究    2021, 43 (4): 366-375.   DOI: 10.14012/j.cnki.fjsc.2021.04.003
摘要162)      PDF (3497KB)(474)    收藏
为了解海马齿(Sesuviumportulacastrum)体内无机元素水平,为其再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测定了东山湾海域生长的海马齿中钾、钠、钙、镁、铜、锌、铅、镉等15种无机元素含量,并进行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海马齿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呈根>茎、叶的分布规律(钠和钾除外),钠在植株内的迁移能力最强,铁、锰最弱,各元素在叶和茎中的含量呈Na>K>Mg>Ca>Fe/Mn>Zn>Cu>As>Cr/Ni>Se>Pb>Cd>Hg的规律,在根中含量则呈Na/K>Mg/Mn/Fe/Ca>Zn>Cu>Cr/Ni/Pb>As>Se>Cd>Hg的趋势;海马齿叶和茎的钠钾比分别高达8.58和3.84,这是对盐生环境的应激结果,并使其具有天然咸味;海马齿重金属污染水平极低,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0.2,无机砷和铅的暴露边界比MOE分别为545和48,元素膳食摄入总复合风险TTHQ为0.099,总非致癌风险Rn为0.14,致癌风险Rc为8.24×10-6,膳食暴露水平较低,被食用后人体健康风险较低,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危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海洋硫氧化菌Thiomicrorhabdus sp.B2-1的分离鉴定及氧化特性研究
陈小红 许贻斌 郑盛华 郑惠东 陈月忠 陈财珍
渔业研究    2021, 43 (3): 247-256.   DOI: 10.14012/j.cnki.fjsc.2021.03.003
摘要157)      PDF (4434KB)(337)    收藏
为了从海水养殖环境中发掘高效硫氧化菌资源,从福建湄洲湾近海养殖区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硫氧化细菌B2-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pH、温度、Mg2+、NH4+)下菌株氧化硫代硫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B2-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带鞭毛,菌株B2-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Thiomicrorhabdus indica13-15AT相似性达100%,初步确定其为Thiomicrorhabdus sp. B2-1。菌株B2-1在pH 6.0~9.0(最适pH 8.0)、20~35°C(最适温度30°C)范围内均可氧化硫代硫酸盐(S2O32-);菌株B2-1的最适Mg2+添加浓度为50 mmol/L,其氧化能力随着Mg2+浓度增加呈先增强后抑制的变化规律;添加NH4+可以缩短延滞期,且菌株的氧化能力随着NH4+浓度增加而不断增强,当添加NH4+浓度为187 mmol/L,S2O32-氧化率可从47.4%提高到95.5%(P<0.05)。综合来看,Thiomicrorhabdus sp. B2-1在海水养殖环境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海马齿生态浮床对石斑鱼生长及养殖效益的模拟研究
李卫林 温凭 罗冬莲 杨芳 仇登高 郑盛华 郑惠东
   2020, 42 (5): 411-421.  
摘要625)      PDF (6966KB)(333)    收藏
通过构建海马齿(S. portulacastrum L.)-石斑鱼封闭式海水生态养殖实验系统,模拟研究海马齿生态浮床对石斑鱼生长及养殖效益的影响,探索并优化浮床-水体面积覆盖比。结果显示,经22 d培养,海马齿成活率组间无明显差异(P > 0.05),植株增重率与浮床覆盖率呈线性正相关(R2=0.994,P = 0.048 5)。浮床处理组石斑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饵料转化率和产出投入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浮床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T2、T3组石斑鱼平均增重率和残饵粪便产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与T1组无显著差异(P > 0.05)。各处理组的投饵量大小顺序为T3 >(T2、T1)> CK,T3组残饵粪便氮含量低于其他处理组(P < 0.05),而磷含量无组间差异(P > 0.05)。结果表明,海马齿生态浮床对石斑鱼存活、生长和养殖产出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5%的浮床覆盖率即可有效促进石斑鱼存活、提高经济效益;覆盖率为30%时,石斑鱼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当覆盖率升高至45%时,石斑鱼对饵料蛋白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以30%覆盖率综合养殖效益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联苯菊酯对菲律宾蛤仔肝胰腺细胞DNA损伤的初探
陈宇锋 许贻斌 刘波 姜双城 郑惠东
   2020, 42 (3): 234-240.  
摘要85)      PDF (2363KB)(422)    收藏
为了评价联苯菊酯的遗传毒性,研究了不同浓度联苯菊酯对菲律宾蛤仔肝胰腺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研究分别在0.05、0.10、0.15、0.20 mg/L联苯菊酯暴露25 d后,取菲律宾蛤仔肝胰腺细胞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进行分析,以彗尾DNA相对含量(TDNA%)、彗星尾长(TL)、Olive尾矩(OTM)和拖尾率(TR)作为DNA损伤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菲律宾蛤仔肝胰腺细胞DN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各检测指标值均显著增加(P<0.05);随着联苯菊酯浓度的增加,各检测指标均呈规律性的增长趋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99),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评价彗星实验较好的检测指标为彗尾DNA相对含量和Olive矩,实验获得的多元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有效地推断联苯菊酯对菲律宾蛤仔的染毒毒性浓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东山湾水产养殖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郑惠东
   2019, 41 (5): 393-398.  
摘要251)      PDF (879KB)(508)    收藏
本文根据2016年东山湾渔业统计基础资料,选取养殖面积、养殖结构等关键指标,赋予阈值参数,计算养殖面积指数、养殖结构指数和养殖综合指数,构建了东山湾养殖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辅助指标和关键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东山湾水产养殖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山湾养殖面积指数(YS)为0.89,养殖结构指数(YJ)为0.02,养殖综合指数(YZ)为0.91。东山湾水产养殖承载水平为临界超载,超载特征为布局不合理、局部海域投饵型养殖规模过大,主要管控措施为限养区退养、合理布局、控制鱼类等投饵型养殖生物养殖规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东山湾海马齿生态浮床原位修复效果研究
杨芳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郑惠东 温凭 李卫林 罗冬莲
   2019, 41 (3): 225-233.  
摘要143)      PDF (3404KB)(658)    收藏
针对规模化网箱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在东山湾八尺门鱼类养殖海区开展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研究。经过一年的生长,八尺门修复区海马齿平均茎长1.28 m,平均根须长0.52 m,生物量达152.5×103 g/m2,通过生长吸收对C、N、P的积累量分别为5 214.0、378.5、22.9 g/m2。经过两年的原位修复,浮床修复区海水的DO比对照区高11.9%;浮床对石油类、悬浮物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2.3%、14.9%和10.0%,对TN的去除率为11.7%,对NH4-N、NO3-N和PO4-P的去除率分别为19.9%、16.4%和9.2%;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浮床对TOC、NO2-N和TP的去除效果不理想。综上,海马齿生态浮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修复区海水水质,减轻网箱养殖水体的营养负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东山湾网箱养殖区多层生态床构建对底层游泳动物的聚集效应
刘勇 郑惠东 许贻斌 陈宇锋 郑盛华
   2017, 39 (5): 342-348.  
摘要111)      PDF (2323KB)(550)    收藏
利用牡蛎壳、PVC管和网片在福建东山湾养殖区海域构建2种类型的多层生态床开展养殖海域生态修复试验。根据2015—2016年开展的3次调查资料,设置养殖渔排多层生态床区和对照区,并对其底层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调查共采集游泳动物17种,修复A区、修复B区的种类数量均比对照区明显增加;第1次和第2次跟踪调查,修复A区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区高0.88倍和1.34倍,修复B区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区高1.46倍和0.28倍。修复A区和修复B区的优势种分别比本底调查增加3种、1种,出现了晶莹蟳(Charybdis lucifera)、善泳蟳(C. natator)、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和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等经济种类,两个修复区的第一优势种日本蟳(C. japonica)的生物量均高于对照区。两次跟踪调查中,修复A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均高于对照区。总体上,多层生态床对修复海洋渔业资源具有一定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海水中挥发酚的方法研究
姜双城 陈宇锋 陈财珍 郑惠东 吴立峰 钱小明 席英玉 杨妙峰 郑盛华 颜聪毅 林永青 林娇 罗冬莲
   2017, 39 (2): 132-138.  
摘要150)      PDF (885KB)(537)    收藏
为优化海水中挥发酚的检测工作,也为今后本方法的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检测 机构的科技人员测定海水中挥发酚的工作提供参考,研究采用SKALARSan++ 型连续流动 分析仪在线测定海水中的挥发酚。实验结果表明:在0~0.100 mg/L 线性区间内,该方法具 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其最低检出限为0.002 m/L; 采用该方法和经典方法同时测定4个样品,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21%~4.65%,均小于5%,表明两种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该方法快捷、简便和绿色环保,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网箱养殖沉积环境中硫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
陈小红 陈宇锋 郑惠东 陈月忠 许贻斌 陈财珍 罗冬莲
   2016, 38 (6): 431-436.  
摘要160)      PDF (3651KB)(852)    收藏
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分离硫氧化細菌,并研究其生长特性。从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能源底物的培养基中分离得到一株硫氧化菌B1-1,经过平板菌落形态观察及其形态学特征研究,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結果,确定菌株的种类。结果表明,菌株B1-1呈革兰氏阴性,短杆状,鉴定为Halothiobacillus hydrothermalis(Gen-Bank登录号KU362926)。在 28°C、初始pH=8%、150 r/min培养条件下,细菌在12 h进入对数生长期,36 h开始氧化硫代硫酸盐(S203-),至60 h培养液pH下降到4.8,S203-浓度从最初的2.28 g/L 降到0.36 g/L,氧化率达84.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双斑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钟建兴 李雷斌 刘 波 方民杰 郑惠东
   2016, 38 (4): 263-272.  
摘要97)      PDF (11806KB)(348)    收藏
为获得具有杂交优势东方鲀苗种,开展了双斑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组、对照组人工繁殖及育苗;正交组(SH)、反交组(HS)胚胎发育观察;杂交组、对照组幼鱼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正交组、反交组、双斑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SB)、红鳍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HQ)卵受精率分别为95.6%、93.5%、96.0%、89.5%,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92.2%、80.6%、89.4%、79.9%,室内育苗成活率分别为28.4%、18.7%、27.5%、19.2%;正交组(SH)池塘生态培育成活率为18.3%;在18.0~20.0℃水温条件下,正交组(SH)受精卵经132 h孵出仔鱼,反交组(HS)受精卵经164 h40 min孵出仔鱼;在28.0~35.0℃水温条件,反交组(HS)、对照组(HQ)幼鱼不能存活,正交组(SH)、对照组(SB)幼鱼正常生长;杂交子代生物学特性与母本相近,正交组(SH)可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石油烃分散液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的急性毒性影响
许贻斌 郑惠东 陈宇锋 钟硕良 陈小红 席英玉 陈财珍
   2014, 36 (6): 446-452.  
摘要109)      PDF (4251KB)(997)    收藏
本文通过石油烃分散液对华贵栉孔扇贝的急性毒性试验,经SPSS的probit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烃分散液对华贵栉孔扇贝的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浓度依次是233.08、147.30、81.67和75.16 mg/L ,安全浓度Sc是17.65 mg/L。通过生物富集试验结果显示,华贵栉孔扇贝在120 h 内对石油烃的富集效果与浓度和时间成正比。石油烃分散液胁迫下对华贵栉孔扇贝血清中POD、SOD 酶活的影响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征,并对其肝、總组织AKP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福建南日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郑惠东
   2014, 36 (3): 185-190.  
摘要129)      PDF (2224KB)(935)    收藏
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南日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日岛周围海域已鉴定的浮游动物有94种,分为5个生态类群,以沿岸暖水类群和广温广盐类群为主。春、秋两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均值为198.7ind/m3,其中春季均值为119.4mg/m3,秋季均值为278.0mg/m3,秋季为春季的2倍。平面分布上,春季高值区出现在南日岛西南部海域,而秋季出现在北部的小日岛西北侧海域。春、秋两季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